第286章 成功这条赛道我另有人选-《我国补克星,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因为第一期的玉盘计划,已经包含了转换卫星。

    所以轨道空降部队的模块舱可以无缝衔接。

    最费事儿的,反倒是训练出可用的轨道空降人员。

    于是魏修进入了项目详情页。

    【轨道空降部队】

    【这是一项基于近地轨道的全天候全地形快速投送技术】

    【以轨道空降平台为基础,弹射伞舱进行空降。】

    【该技术可以在90分钟内部署无死角到全球任意地方,为远程兵力投送的最佳方案。】

    轨道空降是业内老生常谈的话题了。

    起初大家只把它当做一个单纯的科幻概念来看。

    毕竟生产力水平无法触及。

    可现在,随着各技术领域的突破,这个项目终于可以摆上台面了。

    曾经魏修也旁敲侧击的问过其他人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们普遍表示担忧,怀疑用最尖端的科技解决最传统的战术命题——兵力投送是否值得。

    但魏修觉得,既然生产力到了,就没有什么值不值的。

    按照之前鹰酱的估算,如果进行一次成功的轨道空降,成本会在八亿美金。

    可如果自己将这个成本降下来,做到与运输机持平呢?

    如此。

    我们将拥有一支在两个小时内随叫随到,指哪儿打哪儿的地狱伞兵。

    就凭这一点,轨道空降部队就有存在的意义。

    但接着往下看。

    系统也明确的提出了轨道空降的复杂性。

    【注:轨道空降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项目,还包含大量的人员训练。】

    【该项目需要技能纯熟,意志力坚强的士兵掌握空天伞兵技能。】

    【此因素将左右轨道空降项目的成败。】

    【预计人员训练最低将耗时一年以上。】

    空降投送的并不是坦克,落地就能用。

    而是血肉之躯的士兵。

    这个和魏修之前所有的项目不同,等于加入了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X因素。

    想要让人的影响尽可能降低,就只能提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。

    将人训练成一个么得感情的空降机器。

    好在这部分,国内也有天然的优势。

    我军的历来的优良传统,就是不怕流血,不怕流泪。

    兵员的基础素质是完全够用的。

    因此只要在纯属的士兵中挑选,一定能够缩短训练的时间。

    至于挑选谁呢?
    第(2/3)页